中国—东盟博览会一开幕就热闹非凡,东风风行作为跟这场展会搭子20年的老伙伴,今年还带了星海V9、菱智新能源、星海S7等多款新能源车撑场面。
而就在不久前的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,东风风行更交出了一份很好的关于“出海”答卷,首批100辆星海S7 REEV也正式交付欧洲用户,展现了东风风行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实力。这背后,是东风风行多年来的技术沉淀,也是“光合未来”战略与“乘风双擎(2030)计划”双轮驱动的结果。
电动化路线看得清,让人心里踏实
这些年大家买新能源车,比较怕品牌三天两头变方向,但风行早就把路铺明白了,靠着“光合未来”战略,明明白白说三年内让旗下车型都电动化,五年不再造燃油车。这话不是空喊,从这次带来的三台重磅车就能看出来,每一款都瞄准了不同人群的刚需,没有盲目跟风搞花样。
更关键的是,东风风行的电动化目光不止停留在国内。乘风双擎(2030)计划同步推进海外布局,核心就是以本地化制造+全球化技术打破地域壁垒:在当地建工厂、拓网点、做服务,让海外用户能享受到中国新能源车的技术优势,又无需面对等车久、售后难的问题。比如东盟用户买菱智新能源,依托本地化生产,提车周期大幅缩短;欧洲用户选择星海S7 REEV,也能享受适配当地的售后保障,这种实实在在的规划,比流量口号更让人安心。
三款新车各有所长,家用、拉货、通勤都搞定
这次东盟博览会上,风行的三款车各有各的设计特色。先说星海V9越享系列,这是一款高端MPV,空间比较大,全家老小加上行李坐进去都不挤,第二排坐起来也舒舒服服的,长途坐车不用担心腰酸。这款车是混动的,加满油充满电,跑1300公里都没问题, 全家出游就不会有续航焦虑了。
星海V9越享系列的外观也比较大气,“青云梯”的前脸,有我们中国文化味道,我觉得开着这样的车型出门谈生意也有面子,不管是带家人玩还是接客户,都可以。
再看菱智新能源增程版,这就是小老板、个体户的好帮手。大家也知道,很多做小生意的朋友怕纯电车拉货跑不远,又怕燃油车费油。那么菱智新能源增程版就能解决这个问题,平时在城里拉货、送东西,用电就可以,成本低,一公里花不了几分钱,要是要去周边城市送货,加油就能跑,不用到处找充电桩。
另外,菱智新能源的车厢空间能装,不管是拉服装、水果还是小零件,都够用,兼顾拉货和偶尔带家人出门,这样的车,我觉得很多生意人会喜欢的。
最后是星海S7。纯电版有555公里和650公里两个CLTC续航版本。其中,555公里续航版本的电池容量为56.8千瓦时,650公里续航版本的电池容量为70.26千瓦时,平时上班、周末跟朋友出去玩,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,不用天天跟充电桩较劲。
新车的颜值也高,线条流畅,颜色选择多,开在路上也在回头率。而且开起来也顺手,方向盘轻,有操控,新手也能很快上手,不管是穿梭在市区堵车路段,还是跑高速,可以让驾驶员轻松一些。
从“产品出口”到“生态出海”,并非一蹴而就
东风风行的全球化之路,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二十年深耕的结果。早在2005年,品牌就将乘用车出口至意大利、澳大利亚及中东市场,开启了全球布局的第一步。如今,这份坚持已结出硕果。
东风风行近年来出海成绩表现亮眼,连续4年销量增长。其中,2024年突破4万台,年均增速78.9%;2025年东风风行的全球销量更是突破新高,同比增长接近30%。
截至2024年,东风风行的业务已延伸至全球100多个国家,由此可以看到,东风风行是真正做到了“立足本土,辐射全球”。另外,东风风行在中东、非洲、东南亚的4家KD工厂已量产,另有4家正在建设中,预计2025年底建成工厂总数将突破10家,这也意味着,东风风行的“当地造、当地卖、当地修”的体系不断完善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东风风行还进军欧洲市场和2023年首登德国慕尼黑车展,2024年亮相巴黎车展并完成星海S7海外首发,2025年再度登陆慕尼黑并实现交付,连续参与国际顶级车展,实打实地打破了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认知壁垒;再加上“霍尔果斯-巴黎”自驾等创新营销,品牌在欧洲的认可度持续提升。
结语:
无论是东盟博览会上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捕捉,还是慕尼黑车展上的交付突破,东风风行始终秉持“不搞虚的,造老百姓用得上、用得舒服的车”的理念。二十载出海路,它从“产品出口”逐步升级为“生态出海”,依托“光合未来”战略夯实电动化基础,凭借“乘风双擎(2030)计划”推进全球化布局,未来还计划到2030年推出16款乘用车,涵盖SUV、MPV、轿车,打造一个全动力、全场景的全球化产品矩阵。
跟着“光合未来”战略走,我相信风行以后还会有更多新能源车出来,再加上“乘风双擎(2030)计划”在海外的布局,我觉得,不管是国内用户,还是东盟的朋友,以后想买靠谱的新能源车,会选择风行的车型。
铁牛配资-股市五倍杠杆-买股票加杠杆-杠杆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